港股市场今年以来近七成新股破发 有企业观望等待上市最佳窗口期

时间 : 2023-05-17 00:43:49 来源 : 证券日报

数据显示,截至5月16日,年内已有23家公司顺利在港股上市交易,从孖展(即保证金)情况看,20家公司实现了超额认购,只有3家企业出现了孖展认购不足额的情况。

但从上市交易首日表现来看,13家公司股价首日出现下跌,占比近70%。5月份上市的普乐师集团控股、怡俊集团控股、绿竹生物首日股价均出现了下跌,跌幅分别为24.62%、23.44%、32.93%。

对此,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徐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分析称,新股孖展认购不足,和市场总体情况有关。当下,全球经济不景气,港股也难以独善其身。受美联储连续加息和联系汇率制度影响,中国香港的基准利率也在不断抬升中。此外,破发现象也与相关企业一级市场估值偏高,以及过度依赖基石投资者有关。


(资料图片)

基石投资者是把“双刃剑”

绿竹生物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,发行价32.8港元,5月9日收盘价为16.7港元,上市仅两个交易日,股价几近腰斩。根据相关资料,绿竹生物引入了基石投资者。

事实上,港股基石投资者的存在好似一把“双刃剑”。

“在市场情绪稳定的时候,基石投资者的参与体现其对拟上市公司管理层、盈利模式、发展前景的肯定,对上市公司起到积极背书作用,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。在市场低迷、信心不足的情况下,基石投资者的存在能够保证上市申请人顺利完成首发。”有券商在报告中表示。

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大量基石投资者的存在,以及基石投资者不计发行价高低的大量认购,也会带来负面效应:上市公司过于依赖基石投资者,视其为IPO成功的护身符,有些公司甚至到了没有基石投资者就无法完成发行的地步。

“可以看到,有些通过港股18A政策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的估值特别高,为了保证顺利发行,企业通常会降低发行规模和募资额,或者与基石投资者签‘抽屉式’回购协议,实控人来做担保。由于一级市场估值过高,虽然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上市,但二级市场也不会买单,最终就会形成破发。”和合首创(香港)执行董事陈达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此外,基石投资者的高比例认购及6个月的锁定期造成流动性不足,抑制了相关股票的交投,拖累了潜在涨幅。

企业赴港上市依然踊跃

虽然今年港股新股表现不佳,但截至5月13日,年内依然有67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。其中不少是二度、甚至三度更新招股书。比如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途虎养车、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KEEP、出行平台嘀嗒出行等。也有新提交招股书的,比如京东工业、京东智能产发等。

记者采访了多位熟悉上述公司情况的人士后发现,有些企业正在等待上市最佳窗口期。比如,一位接近途虎养车的人士对记者表示:“途虎养车3月30日在港交所第三次更新了招股书,业务发展也比较顺利,但管理层目前仍然在观望市场情况,计划选择合适的时间完成上市。”

有从业人士告诉记者:“一般来说,港交所上市的平均审核时间约为18个月至24个月,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延长或缩短。如果企业的业务复杂,或者在某些领域有严格的监管要求,则其上市的速度可能较慢。此外,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通常会更容易通过港交所的审核。例如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、负债率较低、盈利能力强,则其上市的速度可能较快。”

事实上,港交所的新一轮上市改革正在加速推进,3月31日,港交所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》第18C章正式生效,为更多科技型企业上市提供更宽阔的道路。

“《主板上市规则》新增18C章为特专科技公司能够更早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了可能性,同时也将提升香港市场的竞争力,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新股融资中心的地位。”港交所联席运营总监陈翊庭公开表示。

“港股在新股IPO方面有许多优势。所以,还有很多企业排队在港股上市。随着未来全球经济整体渐进式复苏,以及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,预计港股下半年将会迎来反弹,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值得期待。”徐阳表示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门文章